JavaScript   发布时间:2022-04-16  发布网站:大佬教程  code.js-code.com
大佬教程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实例分析大佬教程大佬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具体如下:

简单选择排序是人们最熟悉的比较方式,其

算法思想

为:便完成了排序。

代码如下:

JavaScript选择排序

分析可得,简单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选择排序的主要操作是进行关键字之间的比较,因此改进简单选择排序应该从如何减少比较出发。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比赛总的锦标赛。8个人中选出冠军其实不需要7+6+5=18场比赛,可以通过两两比较也就是11场比赛。这种方法叫做树形选择排序。

树形选择排序是一种按照锦标赛的思想进行选择排序的方法,首先对n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在其中n/2个较小者之间再进行两两比较,直到找出最小关键字。可以通过一个完全二叉树来表示,由于含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所以排序过程中每选择一个次小关键字仅需要log2n次操作,所以其时间复杂度

O(nlog2n)

,但是这种排序有一种缺点就是占用空间大。

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实例分析

所以我们需要介绍一种更加优秀的排序,也就是堆排序。

附:

堆排序算法

堆排序只需要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每个待排序的记录仅占用一个存储空间。

堆排序利用了大根堆(或小根堆)堆顶记录的关键字最大(或最小)这一特征,使得当前无序区中选取最大(或最小)关键字的记录变得简单。我们以大跟堆为例子,排序的基本操作如下:

首先是建堆,建堆就是不断调整堆的过程,从len2处开始调整,一直到第一个节点,此处len是堆中元素的个数。建堆的过程是线性的过程,从len2到0处一直调用调整堆的过程,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 接下来是调整堆,调整堆在建堆和堆排序的过程中都会用到,利用的思想是比较节点i和它的孩子节点left(i)和right(i),选出三者最大(或最小)者,如果最大(小)值不是节点i而是它的一个子节点,那么交换两个节点,然后继续递归。 然后是堆排序:

1个节点继续进行堆调整的过程,然后再讲根节点取出,直到所有结点取出。

调整堆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2n)

所以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堆排序是就地排序,其辅助空间为O(1)。但是它不稳定,(排序的稳定性是指如果在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前后相同的两个元素的话,排序前 和排序后他们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下面模拟建堆的过程:

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实例分析

堆排序对于记录数较少的文件并不值得提倡,但是对于n较大的文件还是挺有效的。

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实例分析

更多关于JavaScript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查看本站专题:《》、《》、《》、《》、《》及《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JavaScript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大佬总结

以上是大佬教程为你收集整理的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实例分析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实例分析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大佬教程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大佬教程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联系处理。小编QQ:384754419,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