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   发布时间:2022-04-25  发布网站:大佬教程  code.js-code.com
大佬教程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大佬教程大佬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1
中国和美国的 HTML5 市场差距有多少?



首先,从下面两张趋势图我们很容易发现美国的 HTML5 公众关注度是从 2009年 底出现第一次的快速上涨,而将近 2年 后 2011年 下半年,中国的 HTML5 市场才出现了第一次的集中关注。


美国 HTML5 市场经过 5年 的长期发展之后,早进入理性的状态,不是炒作概念或者单纯的市场宣讲活动,甚至关注度出现了下降,已经变成了在 web 技术各个独立领域深度探索和创新。而中国 HTML5 市场在 2015年 的此刻然关注度火热,但是可能比美国市场出现了更进一步的延后。




@H_450_93@@H_450_93@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

HTML5 在美国的关注度数年的趋势


HTML5 在中国的关注度趋势



2
美国 HTML5 开发者和公司在做什么?


1、从创新到实用,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

此次见到了很多很 “cool” 的公司,其中有一家公司利用 WebGL 和 Websocket 技术,将一个方程式赛车场搬到了互联网上。他们是这样做的,首先赛车上被安装的上千个传感器可以实时数据回传,通过 Websocket 技术和 HTML5 的结合在 PC 上做实时的跟踪模拟展示,并且可以以 3D 的形式呈现。这种方式的实现,除了感觉震撼,也让我感受到一个真正的程序员在创新和技术深度使用上所下的功夫。并且通过这种努力让创新的想法得以变成现实。虚拟现实、IoT 物联网、3D 是美国 HTML5 开发者目前所关注的焦点。


@H_262_172@▼


2、美国的 HTML5 和移动

对于把 Web App 网页加壳直接打包成成一个 iOS 和 Android App 的模式,美国的开发者基本不再更多的提及。此次通过和美国网页开发者的交流,我发现经过 5、6年 的发展,大家对于写一套代码可以直接在 PC、手机浏览器、加壳成 App(当然在中国还多了一个微信的发布渠道)这种模式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普遍认为这种理想主义状态下的模式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用户体验。对于纯前端框架的使用也比较的谨慎,比如有一个开发者告诉我,因为 Angular.js 在重写 2.0 并且会在 1.0 的版本上彻底重构,因此在很多美国开发者现在不会选择至少到新版本的发布。这段对话最重要的价值是让我明白美国 HTML5 开发者的成熟和理性。因此美国 HTML5 开发者在移动上也并不抱着偷懒的心态写一套代码,希望在 PC、手机等全部通用。这也能解释为什么 Sencha 等这种前端框架发展不温不火的现状。

3、React JS/Native 在美国开发者的眼中什么样

让我出乎意外的是 React Native 在此次美国交流中并没有变的那么火热。我原以为 Facebook 刚刚发布 React Native 会让美国开发者热情高涨。大家都很关注,但是只能说没那么让人激动。我和一个开发者沟通了对于 ReactJS 和 React Native 的经验,他告诉我 React JS 更多被用在了 PC 端,而移动端使用 React Native 对于一般的前端工程师来说也并不简单,很多大公司的非常高级的前端程序员会追求新技术,并且尝试使用,也相信有 Facebook 站在后面背书会持续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前端 HTML5 开发者来说还是太复杂了。因为使用 React Native 对前端程序员的要求不是单纯的 Web 技术,同样需要原生的开发经验和能力,想作出真正好用的 App 来说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尝新的兴趣,更需要多种技术跨领域使用的能力,否则只能当成程序员的一种学习。并且关于 React 在美国 HTML5 开发者中也存在着巨大的 Hype(争议)。我总结此次交流,发现 React 的发展仍旧任重道远。

美国开发者眼中,React Native 很酷,使用 React Native 主要用来解决移动端 App 的 UI 界面布局和交互的问题,App 其他功能的实现需要开发团队独立解决。但是眼下存在的问题是 JavaScript 开发者需要了解 Native App 技术,而 Native App 开发者需要精通 JavaScript 才能基于 React Native 开发 App,这似乎有点矛盾。其次 iOS 与 Android 有组件代码可以重用,但是部分会存在区别。最后,React Native 开发需要彻底的搭建原生 App 开发环境支持,这对于很多开发者来说尤其是网页开发者来说也过于复杂了。


@H_262_172@

3
在美国看中国 HTML5 市场


从概念到实用,这是和美国 HTML5 开发者交流最深刻的感受。反观中国 HTML5 开发者市场,我们需要的是沉淀和不是简单的追求热点,并且进行一些反思。对此我也进行了一些长期思,结合此次的美国开发者交流活动,我发现很多思和观点也得到了验证,比如响应式设计然能够带来一些在多终端开发的便利性,但是更多的被用在以 PC 网站为主体的业务上(也就是对于大部分用户仍旧使用 PC 端访问的服务),很多前端框架被用在改造老旧网站或者说遗产型网站上(Website as a legacy),这是为了保证这些老旧网站也可以被越来越多的移动端用户能访问(就好像云适配在中国所做的事情,一行代码将 PC 网站变成手机网站)。但是对于纯粹的移动端业务,PC 和 Mobile 更多被独立的开发和认真对待。一套代码在手机浏览器、在微信公用号甚至变成 App 多个场景应用的模式在美国这个成熟的 HTML5 市场并不是主流。这个观点,我想也能够很好的说明中国 HTML5 开发市场还需要挤掉炒作的泡沫和市场的误导。


这几天和美国开发者的深度交流,让我感受美国市场在不停谈创新,但是并没有太多空的概念和炒作。这种氛围也造就了一批相当有实力的前端程序员,甚至 full stack 全栈程序员。市场会发展,我相信中国的 HTML5 在未来 2年 也会进入理性成熟阶段,我们也会有更多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 HTML5 甚至全栈程序员出现。当然这首先需要的还是我们 HTML5 前端程序员们深度的积累和踏实不盲目追逐热点的心态。


原文:http://morkeTing.cn/news-/9118


大家都在看

@H_795_301@

@L_673_20@序号查看:

D15女人身上最美的四个部位,你知道在哪吗?

D16阿里CEO告诉你下一波互联网机会在哪

D17收拥堵费真能治堵吗?这些内容你需要了解

D18银行允许破产了,你的钱怎么办?

D19为什么男人总喜欢别人的老婆,原来这才是真相

@H_62_419@@H_62_419@

@H_450_93@@H_450_93@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

@H_450_93@@H_450_93@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

@H_450_93@@H_450_93@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

@H_450_93@@H_450_93@@H_490_450@

1、投稿联系微信:szweican

2、找工作留言:姓名+电话+QQ+岗位+工作年限

@H_450_93@@H_450_93@@H_490_450@

@H_450_93@@H_450_93@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

优秀IT技术岗位招聘

大佬总结

以上是大佬教程为你收集整理的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2015年中美两国HTML5发展报告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大佬教程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大佬教程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联系处理。小编QQ:384754419,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