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发布时间:2022-04-09  发布网站:大佬教程  code.js-code.com
大佬教程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golang笔记——数组与切片大佬教程大佬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切片的定义

  我们可以从数组(go语言中很少直接使用数组)或者切片来初始化一个新的切片,也可以直接通过 make 来初始化一个所有元素为认零值的切片。

//1、通过数组来初始化切片
    arr := [...]int{@H_696_24@1,@H_696_24@2,128);font-size:12px;line-height:1.5;">3,128);font-size:12px;line-height:1.5;">4,128);font-size:12px;line-height:1.5;">5} slice1 := arr[:]    [1,2,3,4,5]
    slice2 := arr[@H_696_24@2:@H_696_24@4]  [3,4]
    slice3 := arr[:@H_696_24@4]  :rgb(0,4]
    slice4 := arr[2:]  :rgb(0,5] 2、通过切片来初始化切片
    slice5 := slice1[@H_696_24@3:] [4,0);font-size:12px;line-height:1.5;">3、直接初始化。可以通过 make 来初始化,格式为 make([]int,len,cap),所有的元素初始化为认零值;也可以直接初始化。
    slice6 := make([]int,128);font-size:12px;line-height:1.5;">6)  [0,0]
    slice7 := []5} // [1,5]

  和其它大多数编程语言类似,Go语言里的这种索引形式也采用了左闭右开区间,@L_120_6@m~n的第一个元素,但不包括最后那个元素(译注:比如a = [1,5],a[0:3] = [1,3],不包含最后一个元素)。这样可以简化我们的处理逻辑。比如s[m:n]这个slice,0 ≤ m ≤ n ≤ len(s),包含n-m个元素。

二、切片的特点

  slice 有点类似 C++ 中的 vector,都是可变长数组,有容量的概念(当切片容量不够时,它会以2倍率来扩张),但是也有很多不同,如 slice 是基于数组的(该数组称为底级数组),slice 的长度是从底级数组中取出来的元素个数,容量是底级数组的最大索引与取出元素的最小索引的差值。array 是值类型,但 slice 却是引用类型。

func func1(s []int) { s[@H_696_24@0] *= @H_696_24@10 修改原切片的值
} func func2(s []int) { for _,v := range s { 不会修改原切片的值,因 for ... range 是只读的
        v *= @H_696_24@10 } } func func3(s []for i := @H_696_24@0; i < len(s); i++ { 修改原切片的值
        s[i] *= @H_696_24@10 } } func main() { s := []5} func1(s)  10,5,func2(s) 1,0);font-size:12px;line-height:1.5;">func3(s) 10,20,30,40,50,
    :rgb(0,v := range s { println(v,",0);font-size:12px;line-height:1.5;">") } }

  如果修改某个数组的数据,则基于此数组的切片也会发生改变,反之亦然(基于同一数组的多个切片之间也会互相影响)。这与切片的存储结构有关,切片的存储结构是,依次是底层数组的指针、切片长度、切片容量、切片数据。我们知道,当切片的容量发生变量时,会重新分配地址,所以此时切片和原底级数组的关联就会断开,修改不再影响对方,这一点要注意。

    a := [...]5} s1 := a[:] s2 := a[:] s1[@H_696_24@0] = @H_696_24@10 print_array(a[:])  [10,5] 修改切片会影响到底级数组,反之亦然
    s2[@H_696_24@20 print_array(s1)  [20,5] 修改切片会影响到基于同一底级数组的切片
 s1 = append(s1,[]6,128);font-size:12px;line-height:1.5;">7}...) append 时容量不够时会导致重新分配内存,与原底级数组关系断开
    s1[@H_696_24@100 print_array(s1)  [100,6,7]
    print_array(a[:]) [20,5]
    print_array(s2)   print_array 为自行封装的格式化输出切片的方法

  切片的删除并没有内置函数,如果需要删除切片 list 的第 k 个元素,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式操作:

  1、通过 copy 方式:

func remove(slice []:rgb(0,index int) []int { copy(slice[index:],slice[index+@H_696_24@1:]) return slice[:len(slicE)-@H_696_24@1] }

  2、通过append方式

int { return append(slice[@H_696_24@0:k],slice[k+@H_696_24@1:]...) }

  3、如果该slice不关心删除后元素的排序顺序,可以简单将要删除的元素值设置为最后一个元素值,然后取 [:len(slicE)-1] 的子切片就好了

BACkground-color:rgb(245,i int { slice[i] = slice[len(slicE)-@H_696_24@1] 三、切片的常用操作总结

  切片的操作比数组复杂一些,因为切片是可变长的,而且有容量的概念。当切片容量不够时,它会以2倍率来扩张。

1、获取切片长度:len(slicE)

2、获取切片容量:cap(slicE)

3、为切片追加元素:slicename =append(slicename,element1,element2,...)  

  该函数是可变参函数,可变参部分也可传入另一个切片,形式为 slicename = append(slicename,slicename2...),可以参可变参函数用法。其实之前我一直疑惑为什么要再赋值给原切片,其实是因为,但append函数调用时,如果切片容量不够的话,会创建一个新的切片变量,这应该也就是为什么要赋值给原切片的原因吧。

4、切片没有提供删除元素的方法,但可以通过子切片的方式来达成此目的,但无法直接的从中间删除元素;也不能从中间插入元素。

5、切片的复制: copy(target_slice,source_slicE)

  复制切片要保证目标切片有足够长度(注意与容量无关),如果目标切片长度不足,则只复制到目标切片长度的数据,而不会自行改变目标切片长度来填充其它数据。

四、特别注意

  把切片作为函数参数时,如果函数内部修改了此切片某些索引的值,会影响到原切片; 但如果在函数内部删除添加了切片长度,则不会影响到原切片。是不是很诡异?

  有人说是由扩容切片导致内存重新分配导致的,瞎扯淡,减小切片容量难道也会内存重新分配吗?只要是把切片作为参数,函数内部就已经使用了该切片的一个副本,切片的每个元素对应的地址,也同时被复制了,所以当修改某个元素时,是在那个元素的地址上进行修改的,所以能影响到原切片,而增加删除元素,是在切片副本上操作的,比如增加一个元素,由于切片地址是连续的,经过测试发现原切片末尾地址后面的+n长度(由元素类型决定)的地址上也确实有值了,而且值就是函数增加的那个元素值!说明函数修改切片确实是修改了内存数据的!但是!原切片并不知道切片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函数内的修改只是让切片副本知道了长度的变化!所以原切片认为它的长度仍然是之前的长度! 而通过引用方式将切片指针作为参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如果要以引用方式传切片,请务必将切片地址作为参数传入。尽量避免将切片作为参数传入,如果真的只需要传值,可以在调用函数时,只传入原切片的一个临时副本变量(该方式不好,依赖于调用者),或者在函数开始处将对传入切片做一个临时副本,后面的处理只操作这个临时副本。期待更好的方法,最好有一个什么特殊操作符,可以指定切片能以完全传值方式工作就好了。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大佬总结

以上是大佬教程为你收集整理的golang笔记——数组与切片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golang笔记——数组与切片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大佬教程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大佬教程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联系处理。小编QQ:384754419,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