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笔记   发布时间:2022-07-20  发布网站:大佬教程  code.js-code.com
大佬教程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ua基本语法之分支结构二大佬教程大佬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之前我们介绍了 条件判断的 if 用于循环迭代的 while、repeat

四)for 控制结构

for 语句有两种形式:数字 for范型 for

1)数字型 for 的语法如下:

for var = begin, finish, step do
    --body
end

关于数字 for 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var 从 begin 变化到 finish,每次变化都以 step 作为步长递增 var

2.begin、finish、step 三个表达式只会在循环开始时执行一次

3.第三个表达式 step 是可选的,默认为 1

4.控制变量 var 的作用域仅在 for 循环内,需要在外面控制,则需将值赋给@R_618_10062@变量 5.循环过程中不要改变控制变量的值,那样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

for i = 1, 5 do
  print(i)
end

-- output:
1
2
3
4
5

for i = 1, 10, 2 do
  print(i)
end

-- output:
1
3
5
7
9


for i = 10, 1, -1 do
  print(i)
end

-- output:
10
9
8
7
6
5
4
3
2
1

如果不想给循环设置上限的话,可以使用常量 math.huge:

for i = 1, math.huge do
    if (0.3*i^3 - 20*i^2 - 500 >=0) then
      print(i)
      break
    end
end

2)for 泛型

对lua的table类型进行遍历

泛型 for 循环通过一个迭代器(iterator)函数来遍历所有值: -- 打印数组a的所有值

local a = {"a", "b", "c", "d"}
for i, v in ipairs(a) do
  print("index:", i, " value:", v)
end

-- output:
index:  1  value: a
index:  2  value: b
index:  3  value: c
index:  4  value: d

Lua 的基础库提供了 ipairs,这是一个用于遍历数组的迭代器函数。在每次循环中,i 会被赋予一个索引值,同时 v 被赋予一个对应于该索引的数组元素值。

下面是另一个类似的示例,演示了如何遍历一个 table 中所有的 key

-- 打印table t中所有的key
for k in pairs(t) do
    print(k)
end

pairs可以把数组类型和哈希类型索引值,都会迭代出来

=========================================================

对于泛型 for 的使用,再来看一个更具体的示例。假设有这样一个 table,它的内容是一周中每天的名称:

local days = {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

k v ===》 v  ,k

现在要将一个名称转换成它在一周中的位置。为此,需要根据给定的名称来搜索这个 table。然而 在 Lua 中,通常更有效的方法是创建一个“逆向 table”。例如这个逆向 table 叫 revDays,它以 一周中每天的名称作为索引,位置数字作为值: local revDays = { ["Sunday"] = 1, ["Monday"] = 2, ["Tuesday"] = 3, ["Wednesday"] = 4, ["Thursday"] = 5, ["Friday"] = 6, ["Saturday"] = 7 }

接下来,要找出一个名称所对应的需要,只需用名字来索引这个 reverse table 即可: local x = "Tuesday" print(revDays[x]) -->3

当然,不必手动声明这个逆向 table,而是通过原来的 table 自动地构造出这个逆向 table:



local days = {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Sunday"
}

local revDays = {}
for k, v in pairs(days) do
  revDays[v] = k
end

-- print value
for k,v in pairs(revDays) do
  print("k:", k, " v:", v)
end

-- output:
k:  Tuesday   v: 2
k:  Monday    v: 1
k:  Sunday    v: 7
k:  Thursday  v: 4
k:  Friday    v: 5
k:  Wednesday v: 3
k:  Saturday  v: 6

这个循环会为每个元素进行赋值,其中变量 k 为 key(1、2、...),变量 v 为 value("Sunday"、"Monday"、...)。 值得一提的是,在 LuaJIT 2.1 中,ipairs() 内建函数是可以被 JIT 编译的,而 pairs() 则只能被解释执行。因此在性能敏感的场景,应当合理安排数据结构,避免对哈希表进行遍历。事实上,即使未来 pairs 可以被 JIT 编译,哈希表的遍历本身也不会有数组遍历那么高效,毕竟哈希表就不是为遍历而设计的数据结构。

五)break,return 关键字

1)break 语句 break 用来终止 while、repeat 和 for 三种循环的执行,并跳出当前循环体, 继续执行当前循环之后的语句。下面举一个 while 循环中的 break 的例子来说明: -- 计算最小的x,使从1到x的所有数相加和大于100 sum = 0 i = 1 while true do sum = sum + i if sum > 100 then break end i = i + 1 end print("The result is " .. i) -->output:The result is 14 在实际应用中,break 经常用于嵌套循环中。

2)return return 主要用于从函数中返回结果,或者用于简单的结束一个函数的执行。 return 只能写在语句块的最后,一旦执行了 return语句,该语句之后的所有语句都不会再执行。

执行return方法,如果实在主函数体里面,不在语句块中;执行return 且没有返回值,之后的语句照样会执行

若要写在函数中间,则只能写在一个显式的语句块内,参见示例代码:

local function add(x, y)
    return x + y
end

local function is_positive(X)
    if x > 0 then
        return x .. " is > 0"
    else
        return x .. " is not > 0"
    end

    print("function end!")
end

--由于return只出现在前面显式的语句块,所以此语句不注释也不会报错 --,但是不会被执行,此处不会产生输出

sum = add(10, 20)
print("The sum is " .. sum)  -->output:The sum is 30
answer = is_positive(-10)
print(answer)                -->output:-10 is is not > 0

有时候,为了调试方便,我们可以想在某个函数的中间提前 return,以进行控制流的短路。此时我们可以将 return 放在一个 do ... end 代码块中,例如:

local function add(x, y)
    print(1)
    return
    print(2)
end
--return 不放在语句块中,return 也没有返回值,不注释该语句,不会报错; 但会执行return之后的业务

local function add(x, y)
    print(1)
    do return end
    print(2)
end

大佬总结

以上是大佬教程为你收集整理的lua基本语法之分支结构二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lua基本语法之分支结构二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大佬教程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大佬教程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联系处理。小编QQ:384754419,请注明来意。